【教学思想】全息对话 全程融合

作者:刘维 时间:2020-10-15 点击数:

通识教育是积极而富有希望的时代潮流,但是,通识博雅教育机制的“本土化”,传统人文教育的过化存神,是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藉此,中华文化才能深入教育体制的机体,才谈得上真正意味的“复兴”。

笔者主持的MOOC《中华文化通识教程》已推送2019年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课程。我们也是湖北省互联网+教育的先行者,在工程技术学院,我们利用实体必修课堂《大学人文教程》率先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形成“全息对话 全程融合”的教学思想,并且面向兄弟院校展开广泛的推广交流。

《大学人文教程》较之MOOC《中华文化通识教程》,拓展了一些西方和现代的内容,体现了博雅开阔的现代视野,醇和深厚的现实关怀,是以大综合为特色的新型通识课程。

两门课程的建制,体现了将中华人文通识教育“本土化”的不竭追求,又具有非常深的群众基础和适应性。以下,我们以这两门课程为例,谈一谈大学人文教育的“本土化”路径探索。

一.中华人文教育内容提炼——原则、特色与效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在一门课程中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蕴,展示其核心价值?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贯穿了几项基本的原则:

1.以原典为依据

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由作为文化源头的经典要籍——中华文化原典所浇铸。中华原典文化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之中,影响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求水之长者,必先浚其泉源”,今天,青年学生直接接触原典的机会越来越少,引导他们回归原典才能找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立足于原典,才能确保本课程整体风格醇和雅正,具有规范性。

2.以树人为依皈

我们注重以凝练的知识点设计,展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展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并最终落脚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价值,引导理工学生有人文素养、文科学生有现实关怀,引导青年学子将浓厚的现实情怀落到生命实处,培养具有开阔宏博心境与深厚博雅情操的一代新人。从而实现人文通识教育的化成气象与理性担当。

3.以美育为特色

蔡元培先生说,“寓伦理教育于美育之中”,这正合“美善相乐”的中华儒家美学之正宗。我们的设计在整体上奉行“美善相乐”的原则,在课程知识点提取与运化上以美育为旨趣,以此形成鲜明的主题格调。因此,在这门课程中,不仅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实理解,还实现着对当下的大学生的生命生活和艺术心灵的启发,从而更深刻地践行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的深刻变革情境里,为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原则,我们在章节知识点的提炼与编排上精心锤炼,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教学效果上,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互联——灵动的体系

本课程不是知识填充和灌输的教科书,而是精心设计的神完气足的有内在生命力的教程。在知识点的安排上,抓住中国文化中一些最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用典型的事例、生动的教案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以精神写意一样的艺术笔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点勾勒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对中国文化生动具体的体知。

2.互融——当下的体验

本课程追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效果,教师充满激情与朝气,学生充满兴趣与灵性。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注重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手段的运用,力争每堂课都能让学生获得对传统文化精神魅力和审美情趣的当下体认。例如,“庄周梦蝶”人蝶不分,物我两忘,浑然为一,一同领略道家所赋予中华艺术的“大美无形”,融合、不分、自由、本真等等意象,用在爱情上,就有了李商隐《锦瑟》的“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就有了“梁祝化蝶”的传奇,也有了现代版的“梁祝”名曲,再欣赏一曲巫漪丽、吕思清的《梁祝》,所有的学生都被深深触动——经典是可以活在当下,活在每个人生命里的,她可以赋予生命更多的美、德性的自觉与无穷的活力。

3.互通——全息的浸润

我们的课程努力实现内在精神与结构体例的全息融合同一。我们从古代礼乐文化和礼乐实践当中全息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敬天感德、敦美人伦、谐和万方的伦理底蕴;我们从对《易经》、《道德经》、《坛经》等基本典籍的解读中全息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内圣外王、道法自然、禅观自在的生命智慧;从中医、太极拳和琴棋书画当中全息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顺应自然、内外兼修、和通人心的养生之道和艺术追求。课程的体系如同画法,追求意脉贯通,全息融合。

一切教学元素形成互动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营造出“润物细无声”的全息微环境。比如线上讲座、全息影视库、人文微短片库等等,形成时间、空间和视听多元感受的“全息”浸润。教育的过程如同“陶铸”的过程。尤其人文教育,是浸润,是体验,是升华,是以文化人,是服务于生命养成的。

二.中华人文教育的组织理念——全程、全息、全员、全效

经典教育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应该是“全息式浸润”“全息式养成”的。中华传统文化讲究“境”,在建筑层面讲究“筑境”“造境”,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人懂得“虽然人造,宛若天开”的理想境地里丝毫没有造作的意蕴。我认为这完全可以迁移到教学之中,线上教学即是一种“筑境”“造境”。也因为这个理念,我们的很多线上内容非常讲究“设计感”,这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这种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全息对话 全程融合”,是“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

全息现象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体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体系统全部信息的现象。很多人以为这是数据信息时代的新概念。在我看来,古老的中国智慧里就有这个概念,理学家讲“理一分殊,月映万川”,禅宗里的“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在字面之外,我们能够体贴到中国古典的自由、广大、周遍的境界幺?

“全息”这个词,大约来源于物理学中的全息照片(Holography)。1948年物理学家盖柏(Gabor D)和罗杰斯(Rogers G L)发现波前再现的两步无透镜成像现象,据此发明了光学全息术。全息图片记录的物体信息完整、密集而又丰富。将全息图片破碎成小片,每一小片也能再现出原物的整个形象。这是因为全息图片上的每一个点位都波缩集中了原物的全部信息,储存了原物的全部特征,是原物形象以某种特殊形式的成比例缩小。

这个概念虽是物理学领域的,但也可以借鉴到教学中来。在具体实施中,我们的每一个版块、步骤设计的严谨性与此类似。这个概念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微格教学”,微格不是小,而是每个小单元都涵摄广大,包容万千。无论是“微格”,还是“微格”累加的全体,都与中国古典的“造境”“筑境”相类,苏轼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习近平主席关于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及“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理念的阐述,不仅指引了全媒体融合实践的发展方向,也给互联网时代的教师教学以良多启示。我们要深入研究时代的传播特点和规律,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将在线教学改革推向纵深。

我们当时立世提出“全息对话 全程融合”的课程教学理念,这体现于教学运化的整个过程都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我们运用多元化的信息格式,给学生呈现更立体的教学资源,使他们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我们要使教学的不同个体都处于互联网与教学信息的交互过程之中,使教学功效全面化。

互联网技术的特点,使得教学资源具有明显的平台化趋势,各种各样的应用,都可以汇聚在平台之上。因此,我们的课程平台功能要突破单一性,以更丰富、更有序的资源与更开放、更深度的交互形式实现多元化、多层次运用。

这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世界,从教育的角度讲,每个生命都应该享有开放与自由,经典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与人心背景下展开的。我们追求“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参与和互动,这里包含多元交互的关系:经典与人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广大师生与社会、与人生;线上的对话、线下的对话;课内的对话;课外的对话……这是一个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师生、生生全过程、全融合的大课程的理念。

三.过化存神——互联网+时代中华人文教育“本土化”的内驱力

1.与世推移,随波逐浪——拥抱互联网,拥抱未来

我们需要更深切的关注互联网给教育行业,尤其是给通识教育领域带来的影响。在人类社会全面经历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大学教学活动的对象和环境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生涯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在被互联网改变、重构。教育行业就是这样古老的、传统的行业,似乎一夜之间,在线教育潮水一样的涌来,通识教育受到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我们提出以最大的创新的力量实现东方式的“文艺复兴”。实际上,互联网的许多新概念、新方式,是一种回归:回归本然、回归人性、回归大众。存心粗细,事隔天渊——“移动”“互联”“全息”“对话”“融合”等理念,你爱或者不爱,它都在那里。我们要识变、应变、主动求变,真正参与这个时代。

2.关注“此时”、“此地”、“此人”——互联网+时代的涅槃新生

我们需要明确,西方的通识教育,有自己的渊源背景,我们要探索中国化的通识教育道路。当前,建设“中国金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也是强化本科教育的关键。然而,我们绝不能照抄照搬国外,否则我们的学生不适应、教师不习惯、资源也不够,我们必须探索中国特色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路径。我们提出“全息对话 全程融合”的课程教学理念,这不仅是适应于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化的教育概念,更是有中国哲学依据的概念,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我们以互联网空间的“全息性”实现散点融合,人文氤氲,化成气象,对于广大青年学子的生命养成极富有意义。

中华文化讲究“过化存神”,古典的价值要在当时当世发挥作用,需要我们以最大的创新精神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只要是真实有生命力的东西,外在的形式可以不断变革,内在的神髓却从未丢失,而且真正的变革会因为内在的存续力量而格外具有生命力。

一切变革,不是外在形式的功夫,而是内在驱动的必然。至诚无息,内外澄澈,大化革新,一以贯之,涅槃新生。

欢迎访问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电话:027-59751853     版权所有: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