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汉绣艺术进校园,注劳育育人新活力

作者:黄琳 时间:2024-12-30 点击数:

绣艺传匠心·劳育塑未来。2024年12月27日晚,我院举办的“工程红”劳模工匠校园行暨劳育育人系列活动之二在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报告由中国非遗汉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汉绣大师黄春萍老师主讲。学院院长张业鹏教授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由公共课部主任李子强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副院长姜伟致欢迎词并向黄春萍老师颁发了学院劳动实践教育校外导师聘书。

黄春萍老师以《楚风汉韵锦绣江城》为主题,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精心设计了主旨讲座、汉绣艺术赏析与技法传授、汉绣体验以及成果展示与心流体验交流等多个环节,让师生近距离感受了汉绣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时代精神,她在传播和展演中融入具有积极元素的优秀汉绣刺绣艺术创作,如汉绣服装服饰(旗袍、汉服、马面裙、国潮服饰)的设计展演,这些沉淀在民族记忆中的艺术形式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精湛与魅力。大家在汉绣团扇的沉浸式刺绣体验环节不仅体验到了汉绣的独特魅力,更在专注与创作中实现了身心的放松与心流平淌的境界,收获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黄老师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通过劳动实践体验对汉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49E485

院长张业鹏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黄春萍老师通过齐针、掺针、网针、垫绣、游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精神,同学们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真本领,掌握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黄老师对汉绣刺绣细节与精确度的把握,是长期通过铺、压、织、锁、扣、盘、套等针法实践和训练的结果,她以匠心为墨,以针线为笔,绘就汉绣传承发展画卷,让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黄老师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广大妇女、特别是残疾妇女学习技能就业增收,传播正能量,充分体现了大国工匠风范,体现了传承更深层次的意义。张院长倡议在座的师生以黄春萍老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将汉绣艺术的精神融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用双手和智慧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欢迎访问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电话:027-59751853     版权所有: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