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天寒,情暖人间。在寒假期间,机械工程系开展“家校同心·携手育人”家访活动,宛如一场温情脉脉的知识与关爱的接力赛。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之师者,怀瑾握瑜,身负教育之重任,于家访途中,以拳拳之心叩响一扇扇家门。


2024年11月,胡甜老师发现最近经常来办公室的赵为哲同学老是唉声叹气的,与他聊天后知道了原来是要毕业了,十分迷茫,于是在2025年1月10日来到他家家访。
胡甜 机械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
谈到就业方向,赵为哲表示想参加湖北省省考和三支一扶,想在武汉稳定发展。胡甜老师回应道:“这个想法很好,很务实。省考在武汉有不少适合你专业的岗位,工作稳定。三支一扶能积累基层经验,期满后在武汉考编还有政策倾斜。”
谈到就业目标,赵为哲显得有些迷茫,胡甜老师给出建议:“考公和三支一扶考试,都要扎实准备行测和申论。你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利用线上课程系统学习。同时,结合专业优势,关注武汉地区相关岗位要求,针对性提升技能。”
临走时,胡甜老师对赵为哲说:“咱一步步来,只要努力肯定有好结果。”


2025年1月10日上午,黄思婧老师以班导师的身份,来到了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街道,对学生李冠儒进行家访。
黄思婧 机械工程系班导师
小李一家四口生活在老旧狭小的房子里。母亲外出打工,父亲在家照顾儿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小李始终积极向上,在学业和学生工作上都不曾有丝毫懈怠。
黄思婧老师毫不吝啬地赞扬了小李,向他的父亲详细讲述了他在学习和学生工作中的优秀之处。
家庭环境虽然艰苦,但他的父母给予了他充足的爱与支持,这也塑造了他坚韧、负责的性格。黄思婧老师表示回到学校后,会更加关注李冠儒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更多的帮助。


龚泰宁是一名退役的大一学生。2022年,龚泰宁考入我院计算机系,后入伍服役两年,2024年退役后,他带着军人的坚韧与荣誉复学,转入我系新能源汽车专业就读。他的经历让山奇卉老师深感敬佩,为了更好地了解他,山奇卉老师决定利用寒假时间进行家访。
山奇卉 机械工程系辅导员
龚泰宁和他的父母热情地迎接了我们。龚泰宁说,在部队期间不仅锻炼了身体和意志,更培养了严明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龚泰宁告诉我,虽然复学后面临着学业上的挑战,但他有信心凭借军人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
此次家访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龚泰宁同学身上所展现出的军人风采和青春活力。我也意识到作为辅导员,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退伍复学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025年1月份,曹祥柱老师和曾辉老师继续从学校出发,前往武汉江夏区进行家访活动。这是继上次暑假家访后的进一步有效的家校合作。半年前,大一的小吴学习和生活状态糟糕,令人忧心。但如今,小吴已经成功蜕变。
班导师曾辉 辅导员曹祥柱
我们向家长详细说明了小吴同学从入学初期的逃课、情绪问题到后期积极改进的全过程。着重强调了他在学业和个人状态上的显著进步,肯定了他的努力与付出。家长表示一直对孩子要求严格,认为此次孩子的进步只是开始,后续仍需保持对学习的专注,不断提升自己。
双方一致认为,在后续学习中,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挂科科目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同时,我们建议家长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多给予孩子鼓励与肯定,关注其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也会持续关注小吴同学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每一次家访,都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爱与责任的双向奔赴,是知识与关怀的接力传承。在寒日里播撒下温暖的种子,只待春日,看繁花满枝。寒冬不寒,家校情暖,让我们携手迈向未来,看学子们如何在这片温暖土壤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