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基本信息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20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5-11


2020年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今年学院聚焦“质量提升”,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业发展,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首要任务。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深化学院综合改革,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产教融合工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实现“ 十三五”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奋斗。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学院各项工作稳中求进有序开展

1.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控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压实防控工作责任,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摸排、校园管理、物资筹备、后勤保障、公共卫生、心理健康辅导和人文关怀等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舆论引导与科普宣传,充分宣传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切实维护校园稳定。

2.抓好疫情防控与学院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坚持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两不误,科学严谨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效果。细化毕业安排和指导,确保应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按照“居家思考工作、线上开展工作、少量必要的现场办公”的原则,全力保障学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全面细致做好学生返校复课工作准备,全力保障开学后广大师生教学、工作和生活的良好秩序。

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3.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的办学政治方向,在办学治校中更好地增强政治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和讲究科学性,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院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上。

4. 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回头看”工作,深入整改,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主题教育中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 

5.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委主体责任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级级落实、落实有效的完整链条。严格落实监督责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党支部日常监督和党员民主监督。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扎实开展警示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推进党风廉政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整合机制。继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和治庸问责工作,持续开展重点工作巡查、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和明察暗访。保持高压态势,严肃追责问责,对违反师德师风、违反党纪国法和学院有关规定的,一律严肃查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6.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湖北工业大学委员会关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的意见》,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学院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抓好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加强中心组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员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研究,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调研,推进党建创新项目培育,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加强对第二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的创建指导,加强示范引领,确保建设成效,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发挥统战工作力量,凝聚学院事业发展最大合力。7.加强舆论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筑牢意识形态防线,抓好思想舆论宣传,严格宣传阵地管理。积极开展多元化媒体宣传,拓宽宣传口径、覆盖面及影响力,积极促进融媒体整合发展,提升媒体宣传效能。加强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化人”、“育人”功能,建立健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开展校园文化培育工程,充分凝练校园文化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8.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院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通过专题报告会、党支部组织生活、网络课程培训及实践活动等形式,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浓厚干部学风,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中层干部履职尽责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营造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鲜明导向。

9.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标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出台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师德师风考核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抓实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梳理师德师风风险点,守住师德师风底线。积极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以“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等活动为抓手,培育树立师德师风及业务技能先进典型,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10.持续深化扶贫工作。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积极支持学院扶贫工作队开展扶贫工作,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加强指导、正常保障、巩固成果、产业帮扶等措施切实将扶贫工作落地生根。积极发动全院教职员工结对帮扶、献爱心多渠道支持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促进帮扶村脱贫攻坚见实效。

三、抓好学院综合改革,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全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11.推进学院规章制度建设。全面梳理学院规章制度,以提高制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教学科研制度和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制度为重点,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清理。通过“立、改、废”多样举措,全面提升院、系部两级制度建设质量。在广大干部教师职工在中强化制度意识和程序意识,切实维护制度的原则性、根本性和约束力,维护程序的公平正义,有效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12.深化院系管理体制改革。厘清院系两级管理权责现状,分析制约系部办学自主权的管理制度障碍,全面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和改革诉求,借鉴吸收同类高校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开展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系部在财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自主权。

13.分层分类推进改革。推进学院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修订各类奖励制度,切实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加强教职工培训分类指导,建立健全教职工外出培训学习交流成果分享制度,实现教职工培训常态化。加强资源配置改革,完善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工作机制,优化学院资源配置,提升资产设备使用效率。深化后勤综合改革,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服务管理体系及制度,进一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服务保障质量。

14.全面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目标管理,开展主要目标任务落实进展情况定期检查督查工作,整合学院目标任务考核及各类专项工作考核,优化考核程序,提高考核效率。优化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完善教职工考核体系,全面修订各类教职工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突出核心指标,彰显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考核导向,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动力。

15.启动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科学分析总结学院“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院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着眼于提高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院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院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四、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16.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成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以服务社会发展区域经济为目标,不断夯实专业建设,明确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方向;以“中兴通讯”、“中软国际”、“吉利汽车”等产教融合项目为抓手,对照“新工科”建设标准,加强示范专业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院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力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7.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入推进“课堂革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抓好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为契机,在专职教师中全面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开展院级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立项培育至少18门学院教学改革特色课程,获批1-2门省级和国家级一流课程。

18. 开展实习实训提升工程。以提升实习效果为目标,明确系部工作职责和流程,规范实习安排、加强条件保障和组织管理。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动实习基地建设,并结合实习基地条件和实习效果,对实习基地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实习实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实习全过程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实习工作。

19.全面提升教科研工作质量。积极拓展教科研项目申报平台,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争取横向课题到账经费100万,发表教研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100篇以上,申报各类专利80项以上。依托各类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加强教科研项目培育,提升教科研项目质量,确保获省级教科研课题25项以上,获批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5项。

20.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接教育部三级专业认证标准,对标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质量保障办法,重点完善修订校企合作专业评价指标。严格执行听课制度,扎实开展督导督学、学生评教。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引入第三方评价,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性、阶段性和总结性三阶段评价。实行优课优酬,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开展教学激励的重要指标,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五、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推进产教融合项目提质增效。全面梳理现有产教融合项目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平台等工作,制定产教融合项目考核评价体系。抓住国家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中软产业学院共建,打造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出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案例。

22.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深入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进一步打造“校企”“校地”融合发展新模式。借力湖北工业大学校地合作经验与成果,服务湖北区域发展,以湖北工业大学与各地方政府建设产业研究院为契机,主动与其对接,探索在校企合作、人才输送、创新创业、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今年新增2-3个产教融合深度合作共建项目。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提升学院整体办学实力

23.完善人才留用激励制度机制。建立学院领导联系骨干教师工作制度,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打破“论资排辈、唯学历资历”的旧观念,把实际师德、能力、业绩作为衡量、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标准,创新学院人才考核与评价机制。开展推荐优秀教师担任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工作。

24.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构建教师继续教育成长体系,出台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引导教师科学制定职业规划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切实引导教师将实践锻炼成果与课程教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选派40名以上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学院专业教师“双师型”比率达到55%及以上。

25.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力争引进20名左右的师资,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聘请20名以上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企业导师或专兼职教师。加强校企混编融合师资团队建设,建立共建专业一课双师制度,实现校企合作专业一课双师人才培养方式。

26.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出台高级职称评审规划方案,修订完善职务评审办法,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推动职称评价机制创新。

、以改革创新为重点,多方多元协同推进,不断提高招生质量、就业水平和创新创业效果

27.实施生源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对新高考改革的政策研究,为应对“专业+学校”高考综合改革做准备,科学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推进大类招生,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进一步研究优化高职扩招录取及培养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学院招生类别。积极争取政策,力争学院专升本工作能顺利实施。创新招生宣传形式与载体,加强招生新媒体建设,优化招生宣传队伍结构,加大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多措并举保证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全面完成各类招生计划,录取分数比2019年有明显提升,新生报到率达到95%以上。28.开展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线上课程建设,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做好个人规划,激发就业动力。实施“互联网+就业”精准工程,大力推进学生就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就业信息智能推送、远程面试、招聘活动及就业协议签订“线下+线上”同步,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达91%以上。完善院系两级校友信息库,积极开展校友返校纪念活动,借力校友资源,拓展就业渠道,支持母校建设,校友捐资办学、奖助学金额达50万元以上。

29.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创新创业工作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夯实创新创业基础,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敢闯会创”的新时代优秀创新人才。稳步提升创新创业竞赛成果,做实创新创业教育品牌,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准备工作

八、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0.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化建设。深化“党旗引领”工程,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一月一主题”系列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五个思政,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育人服务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扎实开展征兵宣传工作。着力加强学生工作特色项目培育,获批省级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和实践育人特色项目4项继续实施辅导员“聚力计划”,提升辅导员能力素养,激发学生工作创新活力。

31.加强第二课堂作用。推进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建设,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完善第二课堂教育和考核评价体系。深入推进团学组织改革,坚持党建带团建,在团建中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打造一批优秀社团和实践育人品牌。实行竞赛团队培养机制,积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重点竞赛项目,不断提高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比赛中的获奖等次和数量,争取获得A+赛事国家级奖项;获得A+赛事省级一等奖2项以上;获得A类赛事省级奖项33项以上,其中一等奖5项以上;获得B类赛事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45项,获奖总数120项。

3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创新开展“五个思政”,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机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学习支持系统建设,本科班平均到课率达到95%,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到8%,营造良好学风。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建立大学生体育锻炼计划,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打造学院体育运动品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探索美育分类教育体系,普及公共艺术课程,逐步实现在校生美育教学及实践全覆盖,着力打造1-2支高水平学生艺术团队。开展校内外劳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主题班团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将校内外劳育实践教育融入其中,实现劳育实践有成效。继续开展“学生榜样人物”评选工作,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九、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服务保障水平,确保学院平稳发展

33.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创新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系统规划智慧校园建设。建立用户统一认证平台和信息标准,完善学院OA办公系统,促进学院现有平台(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大对学生管理系统和实验室安全教育系统的建设投入,推进学生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4.加快特色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一批特色实验实训平台。进一步加大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投入力度,更新教学设备设施,完成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土木工程模拟仿真、跨境电商等多个特色实验室建设。

35.加强财务与审计工作。拓宽收入渠道,强化支出预算,增强增收节支措施,确保2020年预算收入圆满完成。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严格财经纪律,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大额经费支出的监管,加强基建维修等工程的跟踪审计和结算审计,控制建设成本,维护学院利益。

36.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南教学区建设,加快新教学楼、新宿舍楼和体育运动场所及相应人文景观建设。改善教师办公条件,逐步推进学生宿舍设施的升级改造工作。加强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综合服务能力,做好档案室建设。探索开展图书情报服务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后勤服务企业的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推进水电精细化管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设生态环保美丽校园

37.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贯彻落实省教育厅“七防”工作要求,构建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水平, 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年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校园安全文化节活动,加强信息研判,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隐患,做好重要时间节点、时段的安全稳定工作。加强消防、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治理,完善安全管理问责机制,强化应急处置机制,提升校园综合治理能力。

38.推进惠民工程建设。积极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建议,解决教职工最关心的相关问题提升教职工的归属感。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确保教职工待遇稳步提升,提升教职工获得感。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和福利待遇,做好教职工慰问工作,提升教职工幸福感。组建教职工文体团队,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提升教职工的荣誉感。完善教职工保障体系,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提升教职工的安全感。

 

Copyright  2019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附1号  联系方式:027-5975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