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微论】“造境”与“筑境”:当代人文通识教育“本土化”范式之思——评《进入澄明之境》

作者:刘 维 时间:2023-11-06 点击数:

【摘要】本文从张世英先生对于哲学新方向的思考出发,呼吁当代人文通识教育的“本土化”建构。认为当代人文教育要重视以“浑融与整全”的中国古典人文精神帮助人们实现生命安顿与诗意栖居,以“造境”与“筑境”的诗性智慧突破知识论局限,实现生命关怀,展开文明对话,直面未来情境。

【关键词】人文精神 通识教育 本土化 诗性智慧

人类现代化的历程伴随着科学精神: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普遍,由差异到同一,由变化到永恒,由具体到抽象……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当代人越来越醉心于经济与科学追求,热衷于主客关系的模式而流宕忘反。早在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先知而敏感的诗人哲人们,就在吟咏与呼唤“充满劳绩,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如今,对于科学与人文均衡发展的呼唤,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张世英先生在《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中,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元对立、彼此外在的方式已经过时了,当代哲学的希望在于高级的“天人合一”境界:一种经历了现代科技文明洗礼的“天人合一”境界。这启示我们在物化文明与技术主义高度发达的今天,思考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与人文教育的新方向。中国本土哲学思想的精华,恰恰就在于一种浑融与整全的人文境界。比如《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后以“笃行之”作结,这是意味深长的珍贵启示,即中华人文精神并不停留在审问明辨的层次(这是西方古典人文精神之精华),而最终走向了“知行合一”。由此扩衍开去,这种浑融与整全还包括“身心合一”“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等等。后工业文明在带来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全面性、和谐性的丧失,生存状态的碎片化,生命形态的单向度。在这种背景之下,重视“浑融与整全”中国古典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诗性教育智慧,将帮助当代人实现诗化的人生,诗意的栖居,这不仅仅是当代人文通识教育实现“本土化”建构的关键,更意味着中国古典人文精神对于世界的贡献。

张世英先生的文本观启发我们,“浑融与整全”人文境界的带出,需要“烘云托月”“见月忘指”的诗性智慧。他认为每个意义世界“无论在意义的广度和深度上,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一个无底深渊,也就是说,是无限的,但语言却具有有限性。” 如庄子所认为的“言不尽意”,但语言与无限意义之间又是无限贯通的,语言是“见月之指”,通向于意义整体。这提示我们,古典人文世界不是死的知识,而是一片广袤生动的意义世界,这个意义世界如何面对当代而有活化的传达?张世英先生曾引证的伽达默尔的观点:“诗的语言在语言中具有最强的思辨性,诗的语言说出的东西“反映”未说出的东西最大、最深远。”如此可见,诗化的方式、情境化的方式,是最适合古典人文教育的方式,因为它保证了意义世界的丰富与广袤。只有在诗化的“造境”与“筑境”里,才能把不可说的广袤意义世界情境化,敞亮显发而又开放生成,从而以一种活化的生生之力帮助现实生命从物化走向自觉,从有限走向无限。

张世英先生的历史观是“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他的万有相通、古今融合的思维格局启示我们,面对古典文本需要一种“对话”精神。他认为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不相同而相通的,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也是不相同而相通的。在对传统的认识上,他主张超越主客关系式的认识论,强调在旧传统中敞开一个新世界,将当下与未来、过去相结合,从而达到“万物一体”的高远澄明之境,他认为诗、史、思三位一体,主张古今对话。这启示我们,当代人文通识教育仅仅停留在“认识论”的层次,也将难以发现真实意义,难以实现生命关怀,需要以热情与想象力,在文本与接受者之间建立互通互融的内在联系,从古今一体、古今融合、流变贯通的大视阈中理解历史、理解传统,获得一种活的气脉。“造境”与“筑境”的诗性智慧与教育艺术,可以超越僵死抽象的知识,进行活的情境交谈与对话,使人与人,人与现实世界,人与历史未来相通相融。如此,人文通识教育才有可能回归生活场景,回归生命实践,帮助人们超越自我,超越当下,开启广阔天地与无限可能。

张世英先生认为审美意识超越并优于道德意识。我们所追求的“造境”与“筑境”的人文通识教育范式,正是一种对应的审美范式,扎根于中国古典诗教智慧的沃土,追求无为而化的人文教育自由之境。当前,这种自由之境的实现有一个历史机遇,那就是元宇宙与虚拟现实正在进入教育场域。钱学森先生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将Virtual Reality翻译成“灵境”,并且说自己特别喜欢这个概念,“中国味很浓”。Virtual Reality应用到当代信息化教学改革领域,就是一种深度“造境”与“筑境”的艺术。钱老尤其强调“大成智慧”与信息网络的互融互通。这种全息互融必将创造性应用中国古典智慧,创造性传播中国古典智慧,将可能帮助人们超越在场,回归人生家园,进入澄明之境,实现生命安顿与诗意栖居。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梁漱溟与中国生命教育的“本土化”研究(20G132)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11期

欢迎访问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电话:027-59751853     版权所有: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