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微论】用生命做教育——《中华人文实践》序言

作者:刘维 时间:2023-11-06 点击数:

【按】我的同事刘金星老师的专著《中华人文实践——内外兼修与全息养成》于2022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社会实践类课程“中华人文实践”课程思想、课程经验与课程成果的总结。也是对笔者主持开创的“中华人文化育三部曲”之“人文实践”“知行合一”环节的深化。谨为序。

我和金星老师已经共事12年了,这12年恰是人生中最青春旺盛的岁月,我们扎根在工科院校,并肩奋斗,共同建设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华文化通识教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人文教程》,正在合力开拓第三门一流课程《中华人文实践》。我们致力于中华人文通识教育的“本土化”“系统化”建构,形成逐步深化的“元典导读——人文广角——知行合一”三段式中华人文通识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实现中华人文教育的深度、广度与温度。

真正把知行合一与人文教育的“温度”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的是金星老师。“君子以行言”,她在校内外从事公益活动已经十余年了,这之中有生命养成教育、绿色生态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其心灵的疆域触及“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全息维度,将中华传统人文精神运化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体现了中华传统人文通识教育的本色。

她和她的金星志愿服务队是美和爱的化身,他们在昙华林做美的汉服演出,在敬老院为孤独老人做温暖的陪伴,在长江畔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绿色行动,在烟火气的大武汉市井深巷为劳苦大众拍摄“益张照片”……有一句美好的话,“把科研写在祖国大地上”。可是在我身边有一位老师,她将爱与教育的事业写在故乡江城的河湖,写在了大武汉的烟火深巷……我相信那些深度参与者,他们的心灵都在经历、在体验、在升华。这种宝贵的实践精神,使中华人文传统走向内在生命,走向生活日用,走向山水自然,落实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一个春日的傍晚,我与学生到巡司河边散步,碧波荡漾的河水深深打动了我。多年以来,她和她的“金星志愿服务队”是我们巡司河的民间河湖长,从捡拾垃圾到水文监测到爱河护河文化活动,处处可以看到她与学生们的身影。在市政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巡司河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可是,每一位护河活动的参与者、看见者、听闻者,心灵都会受到激荡与陶冶,我就是其中一位。钱穆先生说:“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重心则在人的“心”……一人之心可以影响转移到千万人之心。心转则时代亦然随而转。”我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教育需要这种真诚与心性,“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我们这个时代,将因此而更有暖意、生机与希望!

金星老师所做的事情在她的生命中,如同泉眼里流出来的水,如同自自然然长在树上的叶子,她带出来的学生也大都如此,这种“诚意”,意味着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也孕育着无边的希望。牟宗三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由真实生命之觉醒,向外开出建立事业与追求知识之理想,向内参透此等理想之真实本源,以使理想真成其为理想,此是生命的学问之全体大用。”这段话是中华传统“内圣外王”“知行合一”极好的解释。“知行合一”蕴含着一体融贯的“真”的追求,陶行知说:“千学万学,教人求真,千教万教,学做真人”,古人云:“入于耳,着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种“真”造就充沛的元气与浑朴的生命力,在信息化、扁平化、碎片化的现代病面前,是古典人文最深刻价值所在之一,帮助青年学子俯下身来,躬行实践,求真爱美,神完气足。

我们需要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真正有生命力的人文教育,那就是“内外兼修与全息养成”的教育。我们需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中华文化“知行合一”的精神,在课程教学与研究方面逐步深化探索。这本书不仅是金星老师前期探索的总结,也是她深化特色建构与理论研究的新开端,我祝她的人文教育之路越走越宽,愿她的良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梁漱溟与中国生命教育的“本土化”研究(20G132)

本文发表于《大学语文论丛》第六辑,2023年12月版

欢迎访问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电话:027-59751853     版权所有: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有限公司